药品名称: 爱优特
通  用  名: 呋喹替尼胶囊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规       格: 1mg*21粒
生产企业: 和记黄埔
价       格: 2360.00元/盒
会  员  价: 2350.00元/盒
  • 药品概述
  • 详细说明
  • 用药经验
  • 推荐药店
  • 相关内容

爱优特  呋喹替尼胶囊 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使用或在医生与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呋喹替尼胶囊
商品名称:爱优特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呋喹替尼。 化学名称: 6-(6,7-二 甲氧基喹唑啉-4-氧)-N,2-二甲基苯并呋喃-3-甲酸胺 分子式: C21H19N3O5 分子量: 393.39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
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
【规格】
(1) 1mg*;(2) 5mg
【用法用量】
本品需在有经验的抗肿瘤医生指导下使用。 推荐剂量和服用方法 每次5mg (1粒,每粒含5mg呋喹替尼),每日1次;连续服药3周,随后停药1周(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本品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口服,需整粒吞服。建议每日同一时段服药,如果服药后患者呕吐,无需补服;漏服剂量,不应在次日加服,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治疗时间 持续按治疗周期服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剂量调整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调整用药,包括暂停用药、降低剂量或永久停用本品。剂量调整应遵循先暂停用药再下调剂量的原则。 暂停用药后,如不良反应在1周内恢复至≤1级,则继续按原剂量服用:如2周内恢复至≤1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第一次调整剂量至每日4mg (4粒,每粒含1mg呋喹替尼) :第二次调整剂量至每日3mg (3粒,每粒含1mg呋喹替尼) ;若每日3mg仍不耐受,则永久停药。剂量调整总体原则见表1:最常见的手足皮肤反应(或掌跖红肿疼痛综合征)的剂量调整原则详见表2。 特殊患者人群 肝功能不全患者 目前无针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数据,临床研究显示服用本品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品并严密监测肝功能,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本品。 肾功能不全患者 临床研究中排除了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mL/min)患者,因此目前尚无针对此类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数据,临床研究显示服用本品可能出现蛋白尿,故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品并严密监测肾功能,在III期临床研究PRESCO中,轻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80mL/min)患者共91例,占21. 9%;其中呋喹替尼组61例,结果显示,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与全部患者相比,总体安全性特征与全部患者无明显差异。故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品,并严密监测肾功能,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本品。 儿童患者 目前尚无本品用于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数据,不建议服用本品。 老年患者 建议者年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镇用本品,无需调整起始剂量,具体详见老年用药。
【不良反应】
本说明书描述了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判断为可能由呋喹替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近似的发生率。由于临床研究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在一个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能与另一个临床研究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 安全性总结 呋喹替尼的安全性总结基于来自577名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研究药物的患者数据,包括一项II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FRESCO研究(呋喹替尼组278例、安慰剂组137例)、一项I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呋喹替尼组47例、安慰剂组24例)、一 项II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呋喹替尼组61例、安慰剂组30例)。上述三项研究中共有386例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191例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三项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呋喹替尼组戀者的所有级别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4%,最常见(发生率>20%)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发声困难、出血、转氨酶升高、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腹痛/腹部不适、口腔黏膜炎、疲乏/乏力、腹泻、感染、血胆红素升高以及食欲下降。 在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患者中,3级或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常见(发生率>2%)的23级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血小板计数降低、肝脏功能异常、血胆红素升高、腹痛/腹部不适、腹泻、疲乏/乏力、食欲下降以及出血。 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转移性结直肠癌 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不良反应信息主要来自一项随机、双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期临床研究(FRESCO)和一项随机、双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 FRESCO是在二线及以上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呋喹替尼联合最佳支持治疗(BSC)与安慰剂联合BS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排除了有严重活动性出血、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活动性消化道潰疡、未愈合的周肠穿孔或消化道痍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共416 例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接受了呋喹替尼(5mg) 或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1例患者随机但未接受治疗) ;每4周为一周期,连续服药3周(每日1次口服)停药1周。共有278例患者服用呋喹替尼Smg治病,中位治疗时间为3.7个月 (范围: 0.1~21.9个月) 。总体上本品在推荐剂量下耐受性良好。 本研究中,呋喹替尼组患者的所有级别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1%,最常见(发生率≥20%)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出血、发声困难、转氨酶升高、腹痛、腹部不适、血胆红素升高、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感染、腹泻、疲乏/泛力、食欲下降、口腔黏膜炎、体重降低、便潜血以及血小板计数下降。 在接受呋喳替尼治疗的患者中,3级或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常见(发生率>2%)的>3级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血小板计数降低、腹痛/腹部不适、肝脏功能异常、血胆红素升高、腹泻、疲乏/泛力以及食欲下降。 在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患者中,9.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永久停药,32.4%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暂停用药,22.3%的患 者因不良反应而减量用药。 在接受呋喹普尼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25%的所有分级的不良反应和>2%的>3级的不良反应汇总见表3。 在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5%的不良反应为血淀粉酶升高(4.3%) 和肛部痛(3.6%)。 另有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a期临床研究在71例(呋喹替尼组47例,安慰剂组24例)二线及以上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完成,结果显示其安全性特征与FRESCO研究基本一致。 特定的不良反应描述 呋喹替尼的特定不良反应信息来自于上述的三项随机双言安慰剂对照研究,其中共计386例患者接受了呋喹替尼治疗,191 例患者接受了安慰剂治疗。在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常见(发生率>1%)的严里的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肝脏功能异常、肿部感染以及高血压。 出血 在三项随机双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呋喹替尼组患者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30.3%。呋喹替尼组患者的大多数(28.2%)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为1-2级,最常见(发生率25%)的包括:消化道出血(10.9%),血尿(10.6%)及鼻衄(7.5%)。其中,≥3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1%,包括:消化道出血(1.6%) 及略血(0.5%) .呋喹替尼组患者中有致命结局的出血事件报告,涉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其中在FRESCO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安慰剂组出血事件的发业案为15.7%;我少3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5% (略血),无致命结局的病例报告。 转氨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 在三项随机政有发明刻对照研究呋喹替尼组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9.8%和6.5%,其中,≥3级转风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3.4%。安慰剂组的转氨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2.6%;其中,≥3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事为2.1%。两组均无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报告。 感染 在三项随机双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呋喹替尼组患者的感染的发生率为25.1%。其中,大多数(20.2%)感染为1-2级,最常见(发生率>5%)的是上呼吸道感染(10.9%) 和尿路感染(8.0%) :≥3 级感染的发生率为4.9%,主要为下呼吸道/肺部感染(1.8%) .致命结局的肺部感染在FRBSCO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安慰剂组感染的发生率为14.1%;其中,2≥3 级感染的发生率为0.5%,无致命结局的病例报告。 高血压 在三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呋喹替尼组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55.4%.其中,大多数(33.4%) 高血压为1-2级,3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2.0%, 无4级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的病例报告。安慰剂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4.1%;其中,3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1%。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严重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未愈合的胃肠穿孔、消化道瘘患者禁用。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出血 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引起的出血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血尿、鼻衄、略血、齿龈出血等:涉及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出血有致命结局的病例报告(见[不良反应))。 临床医生用药时应密切关注出血风险,需常规监测嶴者的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尤其对在治疗期间服用抗凝剂(如华祛林)的患者,需增加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监测频率。一且患者出现需要紧急医学干预的出血迹象,应考虑永久停用本品(见(用法用量] )。 对于本品用药前有潜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如话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凝血酶原时间(PT) 超出1.5倍正常值上限、大手术后一个月内等,应慎用本品。对于存在严重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感染 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增加感头的风险,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其中肺部感染有致命结局的病例报告(见[不良反应] )。 对于本品用药前有严重感染的患者,需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才能开始服用本品。在治疗期间发生3级及以上的感染时,需暂停本品直至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转氨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 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多数为1-2级, 尚未有药物性肝损伤的报告(见[不良反应] )。 在本品用药前需检测肝功能(转氨酶和胆红素),治疗期间需常规监测肝功能。当惠者在用药期间出现23级转氨酶升高或有临床指征时,应根据情况及时暂停、减量或永久停用本品,积极实施保肝处理并严密监测肝功能,监 测频率可增加至每周或每两周次,直至转氨酶恢复到1級或用药前水平(见[用法用量] )。 因本品尚无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数据,故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本品。 高血压 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多为1-2级, 无4级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发生(见[不良反应] )。 临床研究中,高血压多在服药后10天左右出现,经过常规降压治疗通常可得到良好的控制。3级的高血压经过积极降压处理或剂量调整后基本能恢复至1級或用药前水平。 在本品用药前需将患者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140/90 mmHg)治疗期间需常规监则血压,前三个周期每周一次,以后每周期一次,有临床指征时可增加血压测量频率。
手足皮肤反应
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增加手足皮肤反应的风险,主要为1-2级(见[不良反应])。
在临床研究中,手足皮肤反应多在服药后第一个周期内出现,3级的手足皮肤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及剂量调整后基本可以得到缓解或减轻。手足皮肤反应相关的剂量调整详见[用法用量]。
蛋白尿
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本品可能增加蛋白尿的风险,主要为1-2级,无肾病综合征的发生(见[不良反应] )。
临床研究中,蛋白尿多在服药后20天左右出现,3级的蛋白尿经过剂量调整及积极对症处理基本能恢复至1级或用药前水平。
本品用药期间,患者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如发生蛋白尿应及时就医。当本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应密切监测尿蛋白。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与疾病有关的并发症。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服用本品后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的发生率均为0.8%,其中≥3级胃肠穿孔和胃肠道瘘的发生率分别为0.8%和0.5%。安慰剂组胃肠穿孔的发生率为0.5%;无胃肠道瘘的病例报告。两组均无致命结局的病例报告。
在本品治疗期间,需严密关注伴消化道浸润或既往有胃肠穿孔病史的患者,如出现胃肠穿孔需立即永久停用本品,并及时救治。胃肠穿孔往往伴有特征性的症状,如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护散到全腹等。
对于存在未愈合的胃肠穿孔或消化道瘘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动脉血栓
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服用本品引起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5%,其中包括I例致命结局的脑梗死的病例报告。
在本品治疗期间,需严密关注有动脉血栓高风险因素( 包括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及梗死、脑缺血及梗死等)的患者,一旦出现动脉血栓或卒中需立即停用本品。
对既往存在动脉血栓或卒中的患者,需慎用本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临床研究中尚未观察到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但同类产品有相关报道。RPLS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头痛、精神状态改变、视力障碍或皮质盲,伴随或不伴随高血压。RPLS的诊断需要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对于疑似RPLS的患者,建议永久停用本品并控制高血压,对其他医学症状采取支持性医学措施。
伤口愈合延迟
抗血管生成类药品可能抑制或妨碍伤口愈合,为预防起见,建议对治疗期间需接受大手术的患者暂停使用本品。在大手术后,经临床医生判断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恢复本品治疗。
对驾驶和操纵机器的影响
目前尚无关于本品对驾驶或操纵机器的能力影响的研究。如果患者在本品治疗期间出现影响其注意力和反应的症状,建议其在症状消除后再驾驶或操纵机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孕 必须告知育龄妇女本品可能伤害胎儿。育龄妇女服用本品前需做妊娠检查以排除妊娠. 育龄妇女需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个月内确保有效避孕。 男性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和治江后3个月内确保有效避孕。 妊娠 目前尚无本品对孕妇影响的临床研究,根据其作用机制,当孕妇服用本品时,可能导致对胎儿的伤害,在大鼠发育毒性研究中,当母体暴露最低于临床推荐剂量的人体暴露量时,观察到呋喹替尼有致畸性、胚胎毒性和胎仔毒性。因此,妊娠期间禁止使用本品。 哺乳 目前尚不明确本品是否经人乳汁排泄。由于大多数药物经乳汁排泄,故不能排除本品对哺乳婴儿的风险。本品治疗期间,必须停止哺乳。 生育力 目前尚无关于本品影响人类生育力的数据。动物研究的结果表明,呋喹替尼可能会损害雄性或雌性生育力(见[药理毒理] )。
【儿童用药】
目前尚无本品用于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惠者的临床资料,儿童惠者不建议服用本品。
【老年用药】
在呋喹替尼的I期临床研究中,65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与65岁以下患者服用本品后,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别。在I期临床研究FRESCO中,老年患者共78例,占18.8%;其中呋喹替尼组50例,与65岁以下患者相比,疗效基本一致,但老年患者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及剂量调整发生率略高于65岁以下患者,故建议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本品。老年患者无需调整起始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尚无本品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资料。 呋喹替尼体内主要以原形存在,少部分经CYP3A4代谢,预计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对呋喹替尼的体内暴露量影响有限。 体外试验中未见呋喹替尼对CYP2C8、CYP2C9、 CYP2C19、 CYP2D6 和CYP3A4的抑制作用,未见呋喹替尼对CYP1A2和CYP3A4的诱导作用。 呋喹替尼对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P-gp) 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具有抑制作用,患者需慎重合并使用P-gp和BCRP底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必要时适当调整合并用药剂量。
【药物过量】
目前尚不清楚过量服用本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在本品早期剂量探索的临床研究中,部分实体肿瘤患者服用至每天6mg呋喹替尼,在该剂量下观察到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手足皮肤反应和乏力。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中,仅发现个别患者有单次的药物过量(最高剂量为10mg/天),但未出现重要的异常临床表现。 本品用药过量没有特定的将争药。如疑似药物过量,应立即停用本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采取最佳支持治疗。
【临床研究】
呋喹替尼单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已完成一项随机对照II期FRESCO临床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亚期临床研究(FRESCO)
FRESCO是在二线及以上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呋喹替尼联合BSC与安慰剂联合BS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共416例 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入组研究(呋喹替尼组278例,安慰剂组138例),除安慰剂组I例患者随机后未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均接受了呋喹替尼或安慰剂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药3周停药1周的单药治疗。入组的患者为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转移性结直肠癌(IV期),既往至少接受过二线标准化疗并失败(治疗失败的定义为治疗过程中或末次治疗后的3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或毒副作用不可耐受;这些标准治疗方案中必须包含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所有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
呋喹替尼和安慰剂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3.7个月和1.8个月。患者的主要基线状态见表4,除男性比例略高(70.3%) 外,安慰剂组的人口学数据及基线特征与呋喹替尼组基本一致。
该研究的主要疗效评价终点为总体生存期(OS),次要疗效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缓解/稳定持续时间( DoR/DoS)。呋喹替尼组OS显著延长,中位OS较安慰剂组延长2.7个月,降低死亡风险35%。次要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有效性结果见表5;总体生存期(OS)的Kaplan-Meier曲线见图1。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呋喹替尼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其主要作用靶点是VBGFR激酶家族VEGFR1,2及3。呋喹替尼在分子水平可抑制VEGFR激酶的活性:在细胞水平上可抑制VBGFR2/3的磷酸化,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及管腔形成:在组织水平上,呋喹替尼可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在整体动物水平上,呋喹替尼口服后可抑制VEGFR23磷酸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在整体动物上,呋喹替尼采用一日一次给药,对结直肠癌以及其它多种类型肿瘤模型的生长均显示强效且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在敏感模型上发现肿瘤縮小和消退。
毒理研究
长期毒性:大鼠26周经口给药长期毒性研究中,观察到有不良反应的最低剂量为0.5/0.25mg/kg/day (给药第50天起降低剂量),毒性反应可见于胆管、肝脏、肾脏、肾上腺、胸腺、脾脏和股骨。犬39周经口给药长期毒性研究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剂量为0.03mg/kg/day,主要的毒性反应可见于肝脏、肾脏、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胃肠道。在犬和大鼠所见毒性反应在停药4周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
遗传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研究和小鼠骨髓微核研究均显示本品无遗传毒性。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研究显示仅在36.0ug/mL非代谢活化条件下,作用24小时后,见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显著增加,其余处理条件下(剂量达36.0μg/mL)均未见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增加。
生殖毒性: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研究中(雄性和雌性经口剂量分别达3和0.5mg/kg/day),未见对雌雄动物生育力的不良影响;仅在0.5mg/kg/ day雌性动物见有吸收胎数和着床后丢失数增加及活胎数减少,对早期胚胎发育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剂量为0.15mg/kg/day。怀孕大鼠经口给药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研究中,胚胎胎仔的未见不良反应剂量为0.025mg/kg/day,在剂量≥0.1mg/kg/day F见胎仔日现畸形、体重降低和骨化延迟。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5 mg呋喹替尼胶囊,平均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 为155ng/mL,达峰时间(Tmax) 中位数为3小时(1.5 至24小时),平均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O_∞)为5700 h.ng/mL.晚期癌症患者单次口服5 mg呋喹普尼胶囊,平均Cmax为19h.ng/mL,Tmax 中位数为2小时(0.5 至2小时),平均AUC0-72为5495 h.ng/mL. 呋喹替尼在1mg至6mg剂量范围内暴露量(AUC)基本随剂量按比例增加,晚期癌症患者每日1次连续服药14天后,呋喹替尼暴露可达稳态,5 mg时平均稳态暴露量(AUCSS)约为首次给药暴露量(AUC0-24) 的3倍。 与空腹状态相比,健康受试者高脂餐后单次口服4 mg呋喹替尼胶囊,Cmax下降约17% (几何均值比为82.9%,90%置信区间为76.7%-89.5%),AUC0_∞相似 (几何均值比为97.2%,90%置信区间为94.0%-100.4%), 分布 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呋喹替尼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单次口服5mg呋喹替尼,健康受试者和晚期癌症患者的口服消除相表观分布容积均值分别为32.5 L和42.2L。
代谢
[14C]标记的呋喹替尼体内代谢与物料平衡研究显示,呋喹替尼在人血浆中主要以原形存在,约占血浆中总暴露量的72%,经CYP3A4介导的去甲基代谢产物约占血浆中总暴露量的17%。其它代谢途径包括多位置单氧化、O-去甲基、N-去甲基、O-去喹啉唑环、酰胺键水解。II相代谢产物主要是I相产物的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
排泄
晚期癌症患者单次口服2mg至6mg呋喹替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35.2至48.5小时,平均口服清除率为9.98至17.8mL/min。健康受试者口服5mg 14C标记呋喹替尼,336小时内的放射性物质累积回收率平均为90.1%,其中尿液为60.3% (原形药为0.5%),粪便为29.8% (原形药为5.3%)。呋喹替尼主要经肾脏以代谢物形式随尿液排泄。
【贮藏】
密封,30°C以下保存。
【包装】
聚酰胺/铝/聚氯乙烯冷冲压成型周体药用复合硬片和药品包装用铝箱热合蕾封的双铝泡罩板。 1mg: 7粒/板, 3板/盒; 5mg: 7粒/板, 1板/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H02812018
【批准文号】
(1)1mg:国药准字H20180015 (2)5mg:国药准字H20180016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企业名称: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蔡伦路720弄4号
【受托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和记黄埔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东平街188号C32楼
【核准日期】
2018年09月04日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商品名/商标】赛倍畅
【规格】6000AⅩaIU 0.6ml:60mg*10支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
【性状】赛倍畅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治疗已形成的静脉血栓;预防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中血栓的形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
【用法用量】为预防及治疗目的而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给药,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为成人用药,禁止肌肉内注射。每毫升注射液含10000AxaIU,相当于100mg低分子肝素钠。每毫克(0.01ml)低分子肝素钠约等于100AxaIU。皮下用药须知:在注射之前不需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预装药液注射器可供直接使用。应于患者平躺后进行注射。应于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给药。注射时针头应垂直刺入皮肤而不应成角度,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并将针头全部扎入皮肤皱折内注射。应严格遵循推荐剂量或遵医嘱。在外科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当患者有中度血栓形成危险时(如腹部手术),克赛推荐剂量为2000AxaIU(0.2ml)或4000AxaIU(0.4ml)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在普外手术中,应于术前2小时给予第一次皮下注射,当患者有高度血栓形成倾向时(如矫形外科手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推荐剂量为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4000AxaIU(0.4ml)。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时,应特别注意给药间隔,见特殊警告。低分子肝素治疗一般应持续7至10天。某些患者适合更长的治疗周期,若患者有静脉栓塞倾向,应延长治疗至静脉血栓栓塞危险消除且患者不需卧床为止。在矫形外科手术中,连续3周每日一次给药4000AxaIU是有益的。在内科治疗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低分子肝素钠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皮下给药4000AxaIU(0.4ml)。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最短应为6天直至患者不需卧床为止,最长为14天。治疗伴有或不伴有肺栓塞的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钠可用于皮下每日一次注射150AxaIU/kg或每日两次100AxaIU/kg。当患者合并栓塞性疾病时,推荐每日两次给药100AxaIU/kg。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一般为10天。应在适当时开始口服抗凝剂治疗,并应持续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直至达到抗凝治疗效果(INR:2至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推荐剂量为每次100AxaIU/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应与阿司匹林同用(每日一次口服100至325mg)。在以上患者中推荐疗程最小为2天,至临床症状稳定。一般疗程为2至8天。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推荐剂量为100AxaIU/kg。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减量至双侧血管通路给予低分子肝素50AxaIU/kg或单侧血管通路给予75AxaIU/kg。应于血液透析开始时,在动脉血管通路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上述剂量药物的作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而,当出现纤维蛋白环时,应再给予50至100AxaIU/kg的剂量。
【不良反应】与其它药物相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血:使用任何抗凝剂都可产生此反应。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影响凝血的药物(见注意事项),腹膜后及颅内出血,某些情况是致命的。出现此种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师。部分注射部位瘀点、瘀斑极少报导注射部位出现坚硬炎性结节,几天后缓解不需停止治疗。除非注射部位引起皮肤坏疽(包括不可逆的皮肤损伤)。以上现象通常先出现紫瘢(皮肤小范围出血)或红斑(红色炎性皮疹),渗出及疼痛。应停止治疗。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尽管极少出现,也可发生皮肤(疱疹)或全身过敏现象。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异常降低):在极少病例中,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伴有血栓形成(静脉中有凝块)。在一些病例中,血栓伴有器官梗死(组织缺氧坏死)或肢体缺血(供血不足)。应立即通知医师。增加血中某些酶的水平(转氨酶),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极少有椎管内血肿的报导(见:特别警告)。当出现任何未提及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禁忌】下列情况禁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严重的凝血障碍;有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史(以往有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置换术所致的感染除外。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不推荐用于下列情况: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出血性脑卒中;难以控制的动脉高压;与其它药物共用(见:药物相互作用)。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时应严密监控,无论因何适应症使用或使用何种剂量,都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建议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进行血小板计数,并在治疗中进行常规计数监测。如果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低于原值的30_50%),应停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在下述情况中应小心使用:止血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消化道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史,近期出血性脑卒中,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近期接受神经或眼科手术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见特别警告一节)。在老年患者特别是>80岁的患者,未发现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出血事件增加,而治疗剂量时则可引起出血并发症。建议密切观察。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暴露量增加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大,所以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用药剂量,推荐剂量:预防:每日一次2000AxaIU;治疗剂量:每日一次100AxaIU/kg。中度及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建议治疗时严密监测。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给予特别注意。低体重患者(女性<45kg,男性<57kg)应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时的暴露量增加,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大,应严密监测。在所有病例中,都应严格遵守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为了避免药物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须将正在使用的药物明告医师或药师。不推荐联合使用下述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用于解热镇痛剂量的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非甾类抗炎药(全身用药),噻氯匹啶,右旋糖酐40(肠道外使用)。当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与下列药物共同使用时应注意:口服抗凝剂,溶栓剂,用于抗血小板凝集剂量的乙酰水杨酸(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人类,尚无克赛可通过胎盘屏障的证据,妊娠期妇女仅在医师认为确实需要时才可使用。哺乳期妇女接受克赛治疗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老年患者肾功能减弱,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的清除半衰期略延长。只要肾功能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如轻度减弱),预防性用药时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或每日用药次数。
【儿童用药】不推荐应用于儿童。
【药理毒理】本品为具有高抗Ⅹa(100I.U./mg)活性和较低抗Ⅱa或抗凝血酶(28I.U./mg左右)活性的低分子肝素。在不同适应症所需的剂量下,本品并不延长出血时间。在预防剂量时,本品对APTT没有明显改变。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
【药物过量】大剂量皮下注射本品可导致出血症状。缓慢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可中和以上症状。(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本品产生的抗凝作用)。应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防过量和毒性反应。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参数源于对血浆中抗Ⅹa因子活性的研究。生物利用度:皮下注射本品可迅速并完全被吸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5%。分布:皮下注射本品3小时之后达最大血药浓度,抗Ⅹa活性存在于血管内。生物转化: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消除:使用4000AxaIU(0.4ml)本品时其抗Ⅹa因子活性的半衰期约为4.4小时。使用6000AxaIU(0.6ml)或8000AxaIU(0.8ml)本品时约为4小时。在老年患者中消除半衰期略延长。排泄:本品经尿排出。
【贮藏】低于25℃储存,用时开封。按处方药要求运输。
【有效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3484
【生产厂家】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路16号

【雅美罗】托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4260.00 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通惠】注射用更昔洛韦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126.50 适应症1.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2.亦可用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用于巨细胞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艾滋病患者预防发生巨细胞病毒疾病。临床疗效

【亿珂】伊布替尼胶囊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9560.00 适应症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

普瑞明 来特莫韦片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11650.00 适应症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巨细胞病毒病

【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56.50 适应症敏感菌感染 临床疗效

【善克钰】索卡佐利单抗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12600.00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

【迪赛诺】帕拉米韦注射液 价格¥860.00元/盒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用于治疗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

【吉时达/双鹤药业】溴夫定片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395.00 适应症用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早期治疗。临床疗效

【天方清平】盐酸氮芥酊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365.00 适应症用于白癜风。临床疗效

【森铁能】蔗糖铁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86.50 适应症适用于口服铁剂效果不好而需要静脉铁剂治疗的缺 临床疗效

【克赛】依诺肝素钠注射6000单位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136.50 适应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治疗已形成的静脉血栓;预防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中血栓的形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临床疗效

【欣粒生】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86.50 适应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临床疗效

【凯彤】前列地尔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86.00元/支 适应症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 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 用以抑制移植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用以缓解低氧血症 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首页

电话

发短信

在线咨询

微信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