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通用名: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规格: 100mg/4ml
生产企业: 默沙东制药
价格: 16960.00元/瓶
会员价: 买二赠二元/瓶
  • 药品概述
  • 详细说明
  • 用药经验
  • 推荐药店
  • 相关内容

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是一种PD-1抑制剂,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PD-L2的结合,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以下是其在不同适应症中的关键临床数据: 1. 黑色素瘤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在KEYNOTE-006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相比伊匹单抗(ipilimumab)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达33%-37% 。 辅助治疗:对于完全切除后的IIB、IIC或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在KEYNOTE-024研究中,PD-L1 TPS≥50%的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中位OS达30个月,优于化疗(14.2个月) 。 联合化疗:对于非鳞状NSCLC,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显著延长PFS和OS 。 3. 尿路上皮癌 单药治疗:在铂类化疗失败的患者中,ORR为21%,中位OS为10.3个月 。 联合维恩妥尤单抗(EV-302试验):最新获批的联合方案用于一线治疗,相比含铂化疗,中位OS从16.1个月提升至31.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53% 。 4. 肝细胞癌(HCC) 二线治疗(KEYNOTE-224):在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中,ORR为17%,中位OS为12.9个月 。 联合TACE(LEAP-012试验):2025年最新获批的适应症显示,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联合TACE显著延长PFS和OS,适用于不可切除的非转移性HCC 。 5. 肾细胞癌(RCC) 辅助治疗(KEYNOTE-564):5年随访数据显示,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DFS),72个月OS率达86.1%(安慰剂组79.4%) 。 联合阿西替尼(KEYNOTE-426):一线治疗晚期RCC,中位OS未达到,24个月OS率74%(舒尼替尼组66%) 。 6. 其他适应症 头颈部鳞癌(HNSCC):KEYNOTE-048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CPS≥1)或联合化疗显著改善OS 。 MSI-H/dMMR实体瘤:ORR可达39.6%,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 。 安全性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24%)、皮疹(19%)、瘙痒(17%)等,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肝炎、内分泌疾病)发生率较低但需密切监测 。 总结 帕博利珠单抗在多种癌症中展现出显著的生存获益,尤其在PD-L1高表达或特定分子特征(如MSI-H)的患者中疗效更优。近年来,其联合疗法(如与维恩妥尤单抗、仑伐替尼等)进一步拓展了适应症,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医保类型】未纳入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可瑞达 Keytruda
英文名称: Pembrolizumab Injection
汉语拼音: Pabolizhu Ankang Zhusheye

 

【成份】
活性成份:帕博利珠单抗
辅料:L-组氨酸,蔗糖,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水

 

【性状】
应为液体,基本不含可见颗粒。

 

【适应症】
博利珠单抗适用于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该适应症在中国是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的客观缓解率结果给予的有条件批准。本适应症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计划开展中的确证性临床试验能否证实中国患者的长期临床获益。

 

【规格】
100mg/4ml

 

【用法用量】
本品须在有肿瘤治疗经验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推荐剂量:帕博利珠单抗的推荐给药方案为2mg/kg剂量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每3周给药一次,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已观察到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肿瘤的非典型反应(例如,治疗最初几个月内肿瘤出现暂时增大或出现新的小病灶,随后肿瘤缩小)。
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即使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但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
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停药。不建议増加或减少剂量。有关永久停药或暂停给药的指南,请见表1所述。有关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管理的详细指南,请参见[注意事项]。
既往出现过免相关性心肌炎的患者重新开始帕博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除非表1中另有规定,否则对于4级或3级复发性不良反应,帕博利珠单抗应永久停药。
特殊人群
帕博利珠单抗在儿童人群(<18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无相关数据。
老年人群
老年(≥65岁)与年轻患者(<65岁)在安全性或有效性上未出现总体的差异。无需在这一人群中进行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
轻度或中度督功能不全患者无需判量调整。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研究(参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不全
轻度肝功能受损患者无需剂量调整。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研究(参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眼黑色素瘤
帕博利珠单抗在眼黑色素瘤患者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有限(参见[临床试验])。
给药方法
帕博利珠单抗必须通过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帕博利珠单抗不得通过静脉推注或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药品的稀释指导如下
溶液制备和输液
◆请勿摇晃药瓶。
使用前将药瓶恢复至室温(25℃或以下)。
令稀释前,药瓶可从冰箱取出(温度在25℃或以下)最长放置24小时。
给药前应目测注射用药是否存在悬浮颗粒和变色的情况。浓缩液是一种无色至轻微乳白色、无色至微黄色溶液。如果观察到可见颗粒,应丢弃药瓶。
令抽取所需体积最多4mL(100mg)浓缩液,转移到含有9mg/mL(0.9%)気化钠或50mg/mL(5%)葡萄糖的静脉输液袋中,制备最终浓度范围为1至10mg/mL的稀释液。每个小瓶过量灌装0.25ml(每个小瓶的总内容物为4.25ml),以确保能回收4m浓缩液。将稀释液轻轻翻转混匀。
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本品一经稀释必须立即使用。不得冷冻。稀释溶液如不能立即使用,在2-8℃条件下,理化稳定性为24小时。该24小时包括室温下(25℃或以下)最长保存6小时。冷藏后,药瓶和/或静脉输液装必须在使用前恢复至室温。使用内置或外加一个无菌、无热原、低蛋白结合的0.2-5um过滤器的输液管线进行静脉输注,输液时间应大于30分钟。
请勿使用同一输液管与其他药物同时给药。
令帕博利珠单抗仅供一次性使用。必须丢弃药瓶中剩余的任何未使用药物。
应根据当地要求对任何未使用的医药产品或废物进行处置。

【不良反皮】
国外临床试验
安全性特征总结
帕博利珠单抗最常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大部分(包括重度反应)会在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后
缓解(见下文“选定不良反应描述”)。
临床研究中,已在3,830例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经典猴奇金淋巴痛及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评价了帕博利珠单抗4
个剂量(2mg/kg每3周1次,200mg每3周1次,或10mg/kg每2周1次或每3周1次)单药治疗的安全性。最常见(>10%)的
不良反应是:疲劳(21%),瘙痒(16%),皮疹(13%),腹泻(12%)和恶心(10%)。所报告的大多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和重度输液相关反应(参见[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汇总
表2列出了帕博利珠单抗临床研究中(3,830例受试者)观察到的以及上市后使用报告的不良反应。按照系统器官分类和
发生频奉列出这些反应。发生频率定义如下: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军见(0.01%),未知(无法从已获得的数据估算发生频率)。在每个发生频率分组内,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列出这些不良反应。
特定不良反应描述
以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数据基于在临床研究中接受过3种剂量( 2mg/kg每3周1次,或10mg/kg每2周1次或每3周1次)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针对这些不良反应的处理指南(详见(注意事项]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性肺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39例(3.6%)患者发生肺炎,2、3、4、5级病例分别有56例( 1.5%)、38例( 1.0%) 、9例(0.2%) 和5例(0.1%)。至肺炎发 生的中位时间为3.7个月(范围2天至21.3个月 )。中位持续时间为2.1个月(范围1天至17.2 个月)。肺炎导致60例( 1.6% )患者终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81例患者肺炎痊愈,1例患者留下后遗症。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71例( 1.9%)患者发生结肠炎,2、3、4级病例分别有15例(0.4%)、44例(1.1%)和3例( <0.1%)。至结肠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范围7天至16.2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1.3个月(范围1天至8.7 个月)。结肠炎导致18例( 0.5% )患者终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61例患者结肠炎痊愈。
免疫相关性肝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23例(0.6% )患者发生肝炎,2、3、4级病例分别有4例(0.1%)、16例( 0.4% )和2例(<0.1%)。至肝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3个月( 范围8天至21.4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1.5个月(范围8天至20.9 个月)。肝炎导致7例( 0.2%)患者终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9例患者肝炎痊愈。
免疫相关性肾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5例(0.4%)发生肾炎,2、3、4级病例分别有3例(0.1%)、10例(0.3%)和1例( <0.1%)。至肾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4.9个月(范围12天至12.8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1.8个月(范围10天至10.5个月以上)。肾炎导致7例( 0.2%)患者终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9例患者肾炎痊愈。
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21例(0.5%)患者发生垂体炎,2、3、4级病例分别有6例( 0.2%)、12例(0.3%)和1例( <0.1%)。至垂体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7个月(范围1天至17.7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3.3个月(范围4天至12.7 个月)。垂体炎导致6例( 0.2% )患者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0例患者垂体炎痊愈,2例患者留下后遗症。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35例( 3.5% )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2级或3级病例分别有32例( 0.8% )和4例(0.1%)。至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范围1天至21.9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2.1个月(范围10天至15.5 个月)。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2例( 0.1% )患者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04例( 77% )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痊愈,1例患者留下后遗症。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345例( 9.0% )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2级或3级病例分别有251例( 6.6% )和4例( 0.1%)。至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 范围1天至18.9个月)。未达到中位持续时间(范围2天至29.9 个月)。1例患者(< 0.1% )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81例( 23% )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痊愈,6例患者
留下后遗症。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n=241 )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4.1% (所有等级),3级不良反应占0.4%。
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63例( 1.6%)患者发生免疫相关的重度皮肤反应,2级或3级病例分别有4例(0.1%)和52例( 1.4%)。至重度皮肤反应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 范围4天至21.5个月)。中位持续时间为2.0个月(范围3天至17.8 个月)。重度皮肤反应导致6例(0.2% )患者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41例患者重度皮肤反应痊愈。
已有观察到罕见的SJS和TEN病例(其中一些病例结局为死亡) ( 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免疫原性
国外患者数据:
国外临床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剂量为2 mg/kg每3周1次,200 mg每3周1次或10 mg/kg每2周1次或每3周1次,2,034例可评价患者中有36例( 1.8% )治疗后抗帕博利珠单抗抗体检测呈阳性,其中9例( 0.4% )患者出现抗帕博利珠单抗的中和抗体。没有证据显示抗帕博利珠单抗结合或中和抗体形成导致药代动力学或安全性特征发生变化。
中国患者数据:
在67例中国可评价受试者中治疗后未出现抗帕博利珠单抗抗体。
中国临床试验
KEYNOTE- 151:中国经治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开放性研究
KEYNOTE- -151研究为一项在既往接受过一-线全身性治疗的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非对照、lb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估帕博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03例入组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 mg/kg每3周给药一次。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最常见(≥5% )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甲状腺功能减退(23.3%)、高甘油三酯血症( 20.4%),血乳酸脱氢酶升高( 15.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4.6%),疲劳( 14.6%),皮疹( 13.6%),白细胞计数下降( 11.7%),贫血( 10.7%),高血糖症( 10.7%),血胆红素升高( 10.7%),瘙痒( 10.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9.7%),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 9.7%),高尿酸血症( 8.7%),食欲下降( 7.8%),结合胆红素升高( 6.8%),血肌酸激酶升高( 6.8%),甲状腺功能亢进(5.8%),乏力( 5.8% )和血胆固醇升高( 5.8%)。
按照CTCAE级别最常见的(≥5% )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数值变化(从低于3级变为≥3级,或从0级变为2级)分别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11.7%),血红蛋白减少( 9.7%),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8.7%),ALT升高(6.8%),AST升高( 6.8%),胆红素升高(5.8%),血磷下降( 5.8%)和血钠下降( 5.8%)。
29.1%受试者发生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及输液反应,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减退(23.3%),甲状腺功能亢进(5.8%),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9%),间质性肺病(1.0%),自身免疫性肝炎(1.0%),超敏反应( 1.0% )和横纹肌溶解( 1.0%)。其中肝炎和肌炎为3- 5级毒性。
KEYNOTE-151研究中国患者的总体安全性特征与全球人群一致。

 

【禁忌】
对本说明书[成份]项下的活性成份和辅料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兔疫相关不良反应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可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严重和致死病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发生的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可通过中断帕博利珠单抗、皮质类固醇治疗和成支持治疗来处理。帕博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也会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同时发生在多个器官系统。
对于疑似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定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暂时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并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当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改善至≤1级时,需至少ー个月的时间逐步减少皮质类固醇的用量直至停药。基于有限的临床研究数据,发生皮质类固薛无法控制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全身性免疫抑
制剂。
如果不良反应保持在≤1级,且皮质类固醇剂量已降至每天≤10mg尼松或等效剂量,则可在最后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后2周内重新开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除了可用激素替代疗法控制的内分泌疾病外(参见[用法用量]项下剂量调整部分和[不良反应]),对于任何复发性3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任何4级免疸相关不良反应,应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性肺炎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肺炎报告,包括致死病例(参见[不良反应])。应对患者肺炎的相关体征和症状进行监測。疑似肺炎的病例应用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认并排除其他可能病因。
对于≥2级肺炎患者应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初始剂量为1-2mg/kg天泼尼松或等效剂量,之后逐新减少剂量)。出现2级
肺炎的患者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出现3级、4级或复发性2级肺炎的患者应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结肠炎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应对患者结肠炎的相关体征和症状进行监测,并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对于≥2级结肠炎给予皮质类固醇(初始剂量为1-2mg/kg/天泼尼松或等效剂量,之后逐渐减少剂量),发生2级或3级结肠炎的患者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发生4级结肠炎的患者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
应考虑胃肠穿孔的潜在风险。
免疫相关性肝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肝炎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应对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治疗开始时、治疗期间(定期)以及基于临床评估具有指征时]和肝炎症状进行监测,并排除其它病因。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初始剂量为0.5 -1 mg/kg/天(针对2级肝炎)和1-2 mg/kg/天(针对≥3级肝炎)泼尼松或等效剂量,之后逐渐减少剂量,并根据肝酶升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暂时停药还是永久停药(参见[用法用量])。
免疫相关性肾炎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肾炎报告(参见[不良反应] )。应对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并排除肾功能损伤的其他病因。对于≥2级肾炎给予皮质类固醇(初始剂量为1-2 mg/kg/天泼尼松或等效剂量,之后逐渐减少剂量)。根据肌酐升高的严重程度,2级肾炎患者应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3级或4级肾炎患者应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
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发生重度内分泌疾病,包括垂体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发生免疫相关内分泌疾病时,可能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报告了垂体炎(参见[不良反应])。应对垂体炎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监测(包括垂体功能减退和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并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临床指征给予皮质类固醇和其他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症状性垂体炎应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直到经激素替代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如果需要,可考虑在逐渐降低皮质类固醇剂量后继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应继续监测垂体功能和激素水平,以确保采用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报告了1型糖尿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参见[不良反应] )。应对患者的高血糖或其他糖尿病体征和症状进行监测。1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胰岛素治疗,3级高血糖患者应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直到病情得到控制为止(参见[用法用量])。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报告了甲状腺功能紊乱,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炎,可在治疗过程中任何时间发生。因此,应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治疗开始时、治疗期间(定期)以及基于临床评估具有指征时]及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进行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无需中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或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对症处理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3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应停用帕博利珠单抗,直至恢复至≤1级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于3级或4级甲状腺功能亢进改善至2级或更低的患者,如果需要,可考虑在皮质类固醇剂量降低后继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应监测甲状腺功能和激素水平,以保证适当激素替代治疗。
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免疫相关重度皮肤不良反应报告(参见[不良反应] )。应监测患者的疑似重度皮肤不良反应,并应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并应给予皮质类固醇(参见[用法用量])。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SJS或TEN,有致死病例(参见[不良反应] ),对于SJS或TEN体征或症状,应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并将患者转诊给专科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果患者确诊SJS或TEN,应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
对于既往使用其他免疫刺激性抗癌药治疗时发生过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谨慎考虑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其他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在临床试验或.上市后使用中报告了以下其他有临床意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严重和致死病例:葡萄膜炎、关节炎、肌炎、心肌炎、胰腺炎、格林巴利( Guillain-Barre )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溶血、贫血、结节病和脑炎(参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
应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并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
如果不良反应保持在≤1级,并且皮质类固醇剂量已降至每天≤10mg泼尼松或相当剂量,则可以在最后一剂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后12周内重新开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对于任何复发性3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任何4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必须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参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
在上市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报告。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能会增加实体器官移植排斥的风险。在这些患者中应权衡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获益与可能的器官排斥风险。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并发症
异基因HSCT后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在既往接受过异基因HSCT的患者中,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有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包括致命性GVHD的报道。移植手术后出现GVHD的患者,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可能会增加GVHD风险。对于进行过异基因HSCT的患者,应考虑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获益与可能的GVHD风险。
临床试验排除的患者
患有以下病症的患者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ECOG PS≥2; HIV,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活动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间质性肺病;既往需要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肺炎;对另一种单克隆抗体有严重过敏史;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以及具有使用pilimumab治疗的重度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定义为任何4级毒性或需要12周以上皮质类固醇治疗(>10 mg/天泼尼松或等效药物)的3级毒性)史。临床试验中有需要系统治疗的活动性感染患者被排除。基线时肾脏(肌酐>1.5xULN)或肝脏(胆红素>1.5xULN, ALT、AST>2.5x ULN,无肝转移)临床显著异常的患者也被排除出临床试验,因此,在重度肾功能不全和中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信息有限。
输液相关反应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重度的输液相关反应报告,包括超敏和过敏反应(参见[不良反应])。对于重度的输液反应,必须停止输液并永久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参见[用法用量])。出现轻度或中度输液反应的患者在密切监测下可继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考虑用解热镇痛类抗炎药和抗组胺药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沙利度胺类似物和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死亡率增加。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两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在沙利度胺类似物加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后( PD-1或PD-L1阻断抗体没有获批该适应症),导致死亡率增加。除对照临床试验外,不推荐采用PD- -1或PD-L1阻断抗体联合沙利度胺类似物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胚胎毒性
基于其作用机理,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动物模型通过诱导母体对胎儿组织的免疫耐受将PD -1/PD-L1信号传导途径与维持妊娠联系起来。如果在妊娠期间应用了这一药物,应向患者告知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建议育龄女性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采用高效避孕方法,并在最后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用药后4个月内持续避孕。
配伍禁忌
在没有进行配伍性研究的情况下,本品不得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本品不应与其它医药产品经相同的静脉通道合并输注。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帕博利珠单抗可能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有轻微影响。有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后出现疲劳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育龄期妇女
育龄妇女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妊娠期
尚无孕妇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相关信息。通过保持母体对胎仔的免疫耐受来维持妊娠是PD-1PD-L1通路的主要功能之ー
阻断妊娠啮齿类动物模型的PD-L1信号通路可破坏母体对胎仔的耐爱性,导致胎仔丢失增加。妊娠期间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有潜在的风险,包括流产或死胎的比例増加。已知人免疫球蛋自G4(IgG4)能館穿过胎盘屏障;因此,作为一种IgG4,帕利珠单抗可能从母体传播给发育中的胎儿。除非孕妇的临床疾病需要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进行治疗,妊娠期间不得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哺乳期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在人乳汁分泌。由于许多抗体可在人乳汁中分泌,不能排除本品对新生儿婴儿的风险。应权衡哺乳对胎儿的获益以及本品治疗对女性患者的获益,再决定是停止哺乳,还是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生育力
尚无关于帕博利珠单抗对于生育力潜在影响的临床数据。尚未开展帕博利珠单抗的生育力研究。猴1个月和3个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未见明显影响,但研究中的大部分动物尚未性成熟。

 

【儿童患者】
帕博利珠单抗在儿童患者(<18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
老年(≥65岁)与年轻患者(<65岁)在安全性或有效性上未出现总体的差异。无需在这一人群中进行剂量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帕博利珠单抗尚未进行正式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由于帕博利珠单抗通过分解代谢从血液循环中清除,预计不会
发生代谢性药物一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本品之前应避免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本品的药效学活性及疗效。但在本
身品开始给药后,可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制剂治疗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参见[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
尚无关于帕博利珠单抗过量的信息。如果发生药物过量,必须密切监測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或体征,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贮藏】
将药瓶于2℃至8℃的冷藏环境下保存在原包装中,避光、避免冷冻、避免振荡。

 

【包装】
1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S20150049

 

【批准文号】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80019

 

【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Merck Sharp & Dohme Corp., a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Inc.

公司地址:1 Merck Drive, P.O. Box 100, Whitehouse Station, NJ 08889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生产厂商:MSD Ireland (Carlow)

厂商地址:Dublin Road,County Carlow,Carlow,IRELAND 爱尔兰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商品名/商标】赛倍畅
【规格】6000AⅩaIU 0.6ml:60mg*10支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
【性状】赛倍畅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治疗已形成的静脉血栓;预防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中血栓的形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
【用法用量】为预防及治疗目的而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给药,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为成人用药,禁止肌肉内注射。每毫升注射液含10000AxaIU,相当于100mg低分子肝素钠。每毫克(0.01ml)低分子肝素钠约等于100AxaIU。皮下用药须知:在注射之前不需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预装药液注射器可供直接使用。应于患者平躺后进行注射。应于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给药。注射时针头应垂直刺入皮肤而不应成角度,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并将针头全部扎入皮肤皱折内注射。应严格遵循推荐剂量或遵医嘱。在外科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当患者有中度血栓形成危险时(如腹部手术),克赛推荐剂量为2000AxaIU(0.2ml)或4000AxaIU(0.4ml)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在普外手术中,应于术前2小时给予第一次皮下注射,当患者有高度血栓形成倾向时(如矫形外科手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推荐剂量为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4000AxaIU(0.4ml)。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时,应特别注意给药间隔,见特殊警告。低分子肝素治疗一般应持续7至10天。某些患者适合更长的治疗周期,若患者有静脉栓塞倾向,应延长治疗至静脉血栓栓塞危险消除且患者不需卧床为止。在矫形外科手术中,连续3周每日一次给药4000AxaIU是有益的。在内科治疗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低分子肝素钠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皮下给药4000AxaIU(0.4ml)。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最短应为6天直至患者不需卧床为止,最长为14天。治疗伴有或不伴有肺栓塞的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钠可用于皮下每日一次注射150AxaIU/kg或每日两次100AxaIU/kg。当患者合并栓塞性疾病时,推荐每日两次给药100AxaIU/kg。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一般为10天。应在适当时开始口服抗凝剂治疗,并应持续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直至达到抗凝治疗效果(INR:2至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推荐剂量为每次100AxaIU/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应与阿司匹林同用(每日一次口服100至325mg)。在以上患者中推荐疗程最小为2天,至临床症状稳定。一般疗程为2至8天。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推荐剂量为100AxaIU/kg。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减量至双侧血管通路给予低分子肝素50AxaIU/kg或单侧血管通路给予75AxaIU/kg。应于血液透析开始时,在动脉血管通路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上述剂量药物的作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而,当出现纤维蛋白环时,应再给予50至100AxaIU/kg的剂量。
【不良反应】与其它药物相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血:使用任何抗凝剂都可产生此反应。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影响凝血的药物(见注意事项),腹膜后及颅内出血,某些情况是致命的。出现此种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师。部分注射部位瘀点、瘀斑极少报导注射部位出现坚硬炎性结节,几天后缓解不需停止治疗。除非注射部位引起皮肤坏疽(包括不可逆的皮肤损伤)。以上现象通常先出现紫瘢(皮肤小范围出血)或红斑(红色炎性皮疹),渗出及疼痛。应停止治疗。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尽管极少出现,也可发生皮肤(疱疹)或全身过敏现象。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异常降低):在极少病例中,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伴有血栓形成(静脉中有凝块)。在一些病例中,血栓伴有器官梗死(组织缺氧坏死)或肢体缺血(供血不足)。应立即通知医师。增加血中某些酶的水平(转氨酶),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极少有椎管内血肿的报导(见:特别警告)。当出现任何未提及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禁忌】下列情况禁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严重的凝血障碍;有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史(以往有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置换术所致的感染除外。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不推荐用于下列情况: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出血性脑卒中;难以控制的动脉高压;与其它药物共用(见:药物相互作用)。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时应严密监控,无论因何适应症使用或使用何种剂量,都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建议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进行血小板计数,并在治疗中进行常规计数监测。如果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低于原值的30_50%),应停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在下述情况中应小心使用:止血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消化道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史,近期出血性脑卒中,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近期接受神经或眼科手术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见特别警告一节)。在老年患者特别是>80岁的患者,未发现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出血事件增加,而治疗剂量时则可引起出血并发症。建议密切观察。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暴露量增加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大,所以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用药剂量,推荐剂量:预防:每日一次2000AxaIU;治疗剂量:每日一次100AxaIU/kg。中度及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建议治疗时严密监测。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给予特别注意。低体重患者(女性<45kg,男性<57kg)应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时的暴露量增加,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大,应严密监测。在所有病例中,都应严格遵守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为了避免药物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须将正在使用的药物明告医师或药师。不推荐联合使用下述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用于解热镇痛剂量的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非甾类抗炎药(全身用药),噻氯匹啶,右旋糖酐40(肠道外使用)。当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与下列药物共同使用时应注意:口服抗凝剂,溶栓剂,用于抗血小板凝集剂量的乙酰水杨酸(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人类,尚无克赛可通过胎盘屏障的证据,妊娠期妇女仅在医师认为确实需要时才可使用。哺乳期妇女接受克赛治疗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老年患者肾功能减弱,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的清除半衰期略延长。只要肾功能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如轻度减弱),预防性用药时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或每日用药次数。
【儿童用药】不推荐应用于儿童。
【药理毒理】本品为具有高抗Ⅹa(100I.U./mg)活性和较低抗Ⅱa或抗凝血酶(28I.U./mg左右)活性的低分子肝素。在不同适应症所需的剂量下,本品并不延长出血时间。在预防剂量时,本品对APTT没有明显改变。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
【药物过量】大剂量皮下注射本品可导致出血症状。缓慢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可中和以上症状。(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本品产生的抗凝作用)。应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防过量和毒性反应。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参数源于对血浆中抗Ⅹa因子活性的研究。生物利用度:皮下注射本品可迅速并完全被吸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5%。分布:皮下注射本品3小时之后达最大血药浓度,抗Ⅹa活性存在于血管内。生物转化: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消除:使用4000AxaIU(0.4ml)本品时其抗Ⅹa因子活性的半衰期约为4.4小时。使用6000AxaIU(0.6ml)或8000AxaIU(0.8ml)本品时约为4小时。在老年患者中消除半衰期略延长。排泄:本品经尿排出。
【贮藏】低于25℃储存,用时开封。按处方药要求运输。
【有效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3484
【生产厂家】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路16号

【艾阳】培门冬酶注射液 价格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可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线治疗 临床疗效

【杰润】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 价格¥260.00,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适应症适用于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奈康】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465.00/盒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吲哚阳性和阴性)、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及枸橼酸杆菌属等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尿路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膜炎、胆道感染、皮肤或骨骼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软组织感染、李斯特菌病等。2.本品亦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但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常无效。临床疗效

【苏泰达】索凡替尼胶囊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1860.00 适应症 神经内分泌瘤 临床疗效

【爱优特】 呋喹替尼胶囊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2860.00 使用说明书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临床疗效

【999】参附注射液 价格¥136.00元/盒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功能主治/适应症】回阳救逆 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临床疗效

药品经营许可证

【吉时达/双鹤药业】溴夫定片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395.00 适应症用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早期治疗。临床疗效

【美适亚】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3560.00 适应症适用于确诊为AIDS病人及对厌食,恶病质或原因不明的明显的体重减轻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

【信尔美】玛仕度肽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价格¥965.00 适应症减重 临床疗效

【科赛斯】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 价格¥1460.00元/瓶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可疑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临床疗效

【留可然】苯丁酸氮芥片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765.00 适应症霍奇金病 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 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临床疗效

【菲布力】非布司他片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226.00 适应症高尿酸血症 临床疗效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首页

电话

发短信

在线咨询

微信

erw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