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门冬酶注射液(Pegaspargase,商品名如Oncaspar)是一种长效门冬酰胺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以下是其详细说明:
1. 核心治疗机制
- 靶点作用:
通过分解血液中的门冬酰胺(一种癌细胞必需的氨基酸),阻断癌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其生长。
- 正常细胞:可自行合成门冬酰胺,不受影响。
- 白血病/淋巴瘤细胞:依赖外源性门冬酰胺,因此对该药敏感。
2. 主要适应症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 儿童和成人ALL: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关键药物(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阶段)。
- 优势:比传统门冬酰胺酶(如左旋门冬酰胺酶)作用时间更长,过敏反应更少。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主要用于T细胞淋巴瘤或高危B细胞淋巴瘤的联合化疗(如Burkitt淋巴瘤)。
3. 用法与剂量
- 给药方式:肌肉注射(IM)或静脉输注(IV),每2周1次(传统门冬酰胺酶需更频繁注射)。
- 剂量:
- 儿童:2500 IU/m²
- 成人:2000 IU/m²
- 疗程:根据化疗方案调整,通常需多个周期。
4. 常见副作用及管理
副作用 |
处理措施 |
过敏反应 |
用药前皮试,备肾上腺素抢救。 |
胰腺炎 |
监测腹痛、淀粉酶;严重时停药。 |
凝血功能障碍 |
补充血浆蛋白/维生素K,预防出血。 |
肝功能异常 |
定期查肝酶,必要时保肝治疗。 |
高血糖 |
监测血糖,胰岛素临时干预。 |
5. 禁忌与注意事项
- 禁忌症:
- 对门冬酰胺酶严重过敏者。
- 既往用药后发生胰腺炎、血栓或严重肝损者。
- 特殊人群:
- 孕妇(D级风险)、哺乳期妇女禁用。
- 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6. 与其他门冬酰胺酶对比
对比项 |
培门冬酶 |
左旋门冬酰胺酶 |
半衰期 |
5~7天(长效) |
1~1.5天(短效) |
给药频率 |
每2周1次 |
每周2~3次 |
过敏风险 |
较低(聚乙二醇修饰减少免疫原性) |
较高 |
总结
培门冬酶注射液是ALL化疗的核心药物,通过长效、低过敏的特性优化治疗。使用时需严格监测胰腺、肝功能和凝血指标,由肿瘤科医生指导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