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3ml:300mg(10%)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被动免疫治疗。其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疗效:在与麻疹患者接触7日内注射,可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05~0.15ml,5岁以下儿童1.5~3.0ml,6岁以上儿童不超过6ml。一次注射的保护效果通常持续2~4周 。
机制:通过提供现成的抗体,中和病毒,减少感染风险或减轻症状 。
疗效:按每公斤体重0.05~0.1ml或成人每次3ml、儿童1.5~3ml注射,预防效果通常持续约1个月 。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暴露后预防 。
疗效:与抗生素联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疗效 。
机制:通过中和毒素、增强免疫调理作用,辅助控制感染 。
原发性免疫缺陷(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通过定期补充IgG,维持血清IgG谷浓度≥5g/L,可显著降低严重感染(如肺炎)风险 。
继发性免疫缺陷(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对反复感染且抗体缺乏者可能有效,但需个体化评估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川崎病等,需静脉注射剂型(非肌注型) 。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但证据有限 。
风险:虽经病毒灭活处理,仍存在传播已知/未知病原体的理论风险 。
禁忌:对免疫球蛋白过敏或选择性IgA缺乏者禁用 。
使用限制:仅限肌注,不可静脉输注(3ml:300mg规格) 。
人免疫球蛋白3ml:300mg(10%)在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方面疗效明确,对免疫缺陷和部分感染性疾病有辅助作用,但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和用药规范。其疗效受个体免疫状态、给药时机等因素影响,临床使用需权衡风险与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