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 蒂清 |
通 用 名: | 替莫唑胺胶囊 |
规 格: | 100mg*5粒 |
生产企业: |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
价 格: | 565.00元/盒 |
会 员 价: | 560.00元/盒 |
【药品名称】
商品名:蒂清
通用名:替莫唑胺胶囊
英文名:Temozolomide Capsule
汉语拼音:Timozuo‘an Jiaonang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规格】100mg*5粒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用法用量】
本药每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一日1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如果治疗周期内,第22天与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下一周期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200mg/㎡,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在治疗期间,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在任意治疗周期内,如果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0×109/L或者血小板数<50×109/L时,下一周期的剂量将减少50mg/㎡,但不得低于最低推荐剂量100mg/㎡。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但可恢复,病人应定期地检测血常规。其他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惫、便秘和头痛、眩晕、呼吸短促、脱发、贫血、发热、免疫力下降等。
【禁忌】
1、对替莫唑胺胶囊或达卡巴嗪(DTIC)过敏者禁用。 2、妊娠期禁用(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3、严重骨髓抑制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有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绝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检查。在治疗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肝、肾机能损伤病人慎用本品。蒂清影响睾丸的功能,男性病人应采取避孕措施。女性病人在接受蒂清治疗时应避免怀孕。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类型D。蒂清在乳汁内排泄情况不详。由于很多药物都从乳汁中分泌且替莫唑胺副作用大,因此接受蒂清治疗的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妊娠或即将妊娠妇女禁服本品。
【儿童用药】
有关小儿服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未成年人不推荐服用此药。
【老年患者用药】
有关老年患者服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雷尼替丁不改变蒂清及MTIC的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使蒂清清除率降低5%;不明确服用地塞米松、丙氯拉嗪、苯妥英、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对口服蒂清清除率的影响。
【药物过量】
服药过量应进行血液学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贮藏】
遮光、密封,在2-30℃保存。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0880
【生产企业】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临床疗效参考资料:
替莫唑胺(商品名蒂清)是一种口服烷化剂,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GBM)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其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诊断GBM患者:
根据Stupp方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研究显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患者,2年生存率从10.4%提升至26.5%,而对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2年生存率可进一步提高至46% 。
复发性GBM:
在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中,替莫唑胺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安罗替尼)可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至6.1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8.97个月 。
新诊断AA患者:
术后放疗后使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12个周期),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 。
难治性AA患者:
单药替莫唑胺治疗仍可提供一定的疾病控制率,部分患者可达到稳定或部分缓解 。
黑色素瘤:
替莫唑胺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显示出与达卡巴嗪相当的疗效 。
垂体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部分研究支持其在难治性垂体瘤和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使用 。
联合PARP抑制剂(如塞纳帕利):
在卵巢癌等肿瘤中,替莫唑胺与PARP抑制剂的联合方案正在探索中 。
部分胶质瘤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后会出现耐药性,可能与MGMT基因表达或DNA修复机制有关。目前研究正在探索克服耐药的策略,如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 。
严重但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继发性白血病和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 。
替莫唑胺在胶质瘤治疗中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尤其是与放疗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然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仍需关注,未来研究可能通过联合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一步提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