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净】注射用米卡芬净钠(Micafungin Sodium)是一种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念珠菌病和曲霉菌病。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在国内外指南中推荐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选择。以下是详细分析:
作用机制: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1,3)-D-葡聚糖合成,对念珠菌和曲霉菌具有杀菌作用。
抗菌谱:
念珠菌(包括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耐药菌株)。
曲霉菌(但对隐球菌、毛霉菌无效)。
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长(约14-17小时),每日1次给药即可。
肝肾毒性较低,无需调整肾功能剂量(轻-中度肝损需谨慎)。
疗效: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治愈率约70-80%(与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相当)。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有效降低念珠菌血症死亡率。
推荐剂量:
治疗:100-150mg/日(重症可增至300mg)。
预防:50mg/日(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风险患者)。
疗效:临床缓解率>85%,优于氟康唑(尤其对氟康唑耐药菌株)。
推荐剂量:150mg/日,疗程14-21天。
疗效:
用于不能耐受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患者,有效率约40-50%。
常与其他抗真菌药(如泊沙康唑)联用。
安全性:在儿童中耐受性良好,剂量按体重调整(1-2mg/kg/日)。
广谱覆盖耐药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仍有效。
安全性高:
肝肾毒性低,适合ICU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
药物相互作用少(不影响CYP450酶)。
给药方便:每日1次静滴,无需负荷剂量。
常见(通常轻微):
肝功能异常(3-5%)、低钾血症、发热、头痛。
罕见但严重:
溶血性贫血(需监测血红蛋白)。
过敏性休克(罕见,需警惕)。
首选人群: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高危真菌感染)。
氟康唑耐药念珠菌感染。
需避免肝毒性的患者(如移植后)。
联合治疗:
重症曲霉病可联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
疗程:
念珠菌血症:血培养转阴后14天。
食管念珠菌病:至少14天。
药物 | 米卡芬净 | 卡泊芬净 | 阿尼芬净 |
---|---|---|---|
剂量 | 50-150mg/日 | 70mg负荷→50mg/日 | 200mg负荷→100mg/日 |
肝肾调整 | 仅严重肝损调整 | 中度肝损需减量 | 无需调整 |
儿童适用 | 是 | 有限数据 | 是 |
念珠菌覆盖 | 优(包括耐药) | 优 | 优 |
曲霉菌活性 | 中-低 | 中 | 低 |
米卡芬净(米乐净) 在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高危患者预防中疗效明确,具有以下特点:
✅ 广谱覆盖耐药念珠菌,尤其适合氟康唑耐药病例。
✅ 肝肾安全性高,适合重症及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 每日1次给药,方便临床使用。
局限性:
❌ 对曲霉菌的活性较弱,通常作为二线选择。
❌ 价格较高(相比氟康唑)。
临床推荐:
念珠菌血症/侵袭性念珠菌病:一线选择(尤其耐药高风险患者)。
预防用药:造血干细胞移植、ICU长期广谱抗生素患者。
食管念珠菌病:氟康唑耐药时的优选。
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原学结果、患者基础状况及当地耐药情况综合评估。